热氧化对TA18钛合金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

发布时间: 2023-04-17 15:29:48    浏览次数:

钛及钛合金具有低密度、良好的耐腐蚀能力、高比强度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,在航空航天、生物医用植入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钛及钛合金存在表面硬度低,特别是耐磨损性较差等缺点,严重限制了其更为广阔的应用。因此,表面改性是提升钛合金服役性能、进一步扩大其应用的重要措施[1–3]。

TA18钛合金棒

TA18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–3Al–2.5V,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,该合金具备的优势是室温和高温下强度比纯钛高20%~50%,焊接性能和冷成形性能优于常用TC4钛合金。因此,TA18 钛合金已在军用、民用多种飞机零部件和医用植入件等领域得到应用。为提高TA18钛合金服役性能,有必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。

表面氧化处理是一种工艺相对简单的表面改性方法,钛合金经氧扩散处理后,不仅可在表面形成一薄层高耐腐蚀性氧化膜,而且氧可在Ti 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,从而提高其表层硬度[4–5]。常用的化学氧化、电化学氧化和微弧氧化都存在工艺复杂、环保不达标难题,制约这些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[6–8]。

热氧化是在大气环境中,将钛及钛合金放在电阻炉中加热到一定温度、保温一段时间,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,从而改善钛及钛合金表面性能的处理方法。可见,热氧化法具有工艺简单便捷、无污染、成本低[9–11] 的显著优点。但热氧化工艺选择十分重要,工艺选择不合理时,不仅达不到改善钛合金性能的效果,还可能起到负面效果。

本研究采用热氧化法对TA18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,基于热氧化时间对改性效果影响及工艺效率考虑,选择系统的热氧化时间为210 min,探索热氧化温度对TA18 钛合金表层改性效果的影响,旨在获得提高表面硬度、摩擦磨损性及抗腐蚀性的热氧化温度,从而为TA18 钛合金实际应用中选择热氧化工艺条件提供指导,达到进一步扩大钛合金应用范围的有益效果。

1、试验及方法

试验所用材料是经真空自耗电弧炉(VAR)熔炼、锻造后获得TA18钛合金棒材,再经线切割成规格为10mm×10 mm×5 mm,用于组织观察、表面硬度测试、XRD分析、化学腐蚀试验;线切割成外径Φ35 mm、厚5mm 的圆环用于摩擦磨损试验。试样首先用150 目和400 目的AlCr2O3砂纸及1~5# 的SiC 砂纸打磨,再用Cr2O3抛光后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波清洗,吹干待用。

TA18 钛合金热氧化处理过程如下:将准备好的试块放入箱式电阻炉底板上,随炉加热,升温速率为15 ℃/min,当炉温达到设定温度(500~850 ℃)后,开始计算保温时间,保温时间设定为210min。用X 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进行物相分析,该衍射仪使用Cu–Kα 射线,扫描速度为0.2°/s,2θ 范围选择20°~90°。用浸入法评价TA18 钛合金试样热氧化前后

在36%~38%(质量分数)HCl(室温)中的耐腐蚀性能,每隔5 h 取出试样称重,然后再放入腐蚀液中重新开始计时。根据式(1)计算试样的腐蚀速率,作出减重曲线。

未标题-6.jpg

式中,v 为腐蚀时间t 后试样单位面积减重,g/m2;Wt 为腐蚀时间t 后试样的重量,g;Wo 为试样原始重量,g;S 为试样表面积,m2。

采用数字式维氏硬度计(HVS—5Z)测量试样表面硬度,加载载荷为4.9~49 N,保压时间为15 s,每种载荷在试样表面测试6~8 个点,以保证试样硬度测试值的可靠性;采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试样的耐磨损性,销盘摩擦副偶件采用淬回火态45 钢,硬度为HRC40,载荷p=15 N,转速n=30 r/min,时间t=180 min,温度为 室温(25±2)℃。

2、结果与讨论

2.1 金相组织观察

图1 为TA18 钛合金原始及不同温度热氧化后金相组织。可以看出,不同温度热氧化后基体组织没有发生变化,因为TA18 为近α 型钛合金,其相变点在900 ℃左右,850 ℃以下热氧化时,TA18 钛合金不发生相变。

t1.jpg

2.2 物相分析

图2 是TA18 钛合金经不同温度(500~850 ℃)热氧化前后XRD 衍射谱。可以看出,原始样、500 ℃和600 ℃热氧化样的衍射峰均为近α–Ti,说明温度低于600 ℃时,热氧化 形成的氧化膜很薄。当热氧化温度升高到700 ℃时,开始出现金红石型TiO衍射峰,且随热氧化温度升高,TiO2 衍射强度逐渐增强,基体衍射强度逐渐减弱; 800 ℃以上温度热氧化,基体衍射峰消失,并逐渐出现少量Al2O3  ; 850 ℃热氧化时Al2O3 衍射峰已比较明显。由此可见,800 ℃以下热氧化时,试样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主要为TiO2;当温度超过800 ℃热氧化时,氧化膜由TiO2 和少量Al2O3 组成。

t2.jpg

2.3 表面硬度分析

图3 为TA18 钛合金试样经不同温度(500~850 ℃)热氧化后,在不同载荷下测试的表面硬度。可以看出,原始试样硬度约为224HV,随着载荷增大,试样表面硬度逐渐降低,因为载荷越大硬度测试仪的压头压入试样越深,表现在硬度上则是硬度值呈递减现象。在同一载荷下,当温度小于800 ℃时,试样表面硬度随温度的增加开始缓慢升高,700~800 ℃之间急剧升高,原因是该温度范围氧化速度快速增加,氧化膜快速增厚;在800 ℃时达到最大值(860HV)。当温度超过800 ℃时,随热氧化温度升高,表面硬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氧化膜中形成了硬度低于TiO2 的少量Al2O3,如图2 所示。同时,高温使氧化膜致密度下降。

t3.jpg

2.4 腐蚀性分析

图4 是TA18 钛合金原始样和经不同温度热氧化试样在36%~38%(质量分数)HCl 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减重情况。可以看出,原始样腐蚀后减重特别严重,腐蚀10 h 后HCl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,腐蚀减重达到了0.423 mg/cm2,而热氧化试样在腐蚀20 h 内几乎没有减重,这说明热氧化能显著提高TA18 钛合金的耐腐蚀性。由前面的分析可知,热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了氧化层,这层氧化膜比TA18 钛合金基体具有更加优良的耐盐酸腐蚀性。

t4.jpg

同时发现,不同温度热氧化对试样腐蚀影响很大。

600 ℃热氧化试样在腐蚀25 h 后表面氧化膜开始出现白点,HCl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,在35 h 后表面氧化膜开始脱落;700 ℃热氧化试样腐蚀35 h 后表面氧化膜开始脱落;经750 ℃和800 ℃热氧化试样在腐蚀过程中表面出现白点,分别在40 h 和45 h 后表面氧化膜开始脱落。以上试样在原氧化膜被破坏,新氧化膜又来不及形成时,腐蚀减重陡然快速增加。只有经800 ℃热氧化试样在腐蚀45 h 后依然没有出现表面氧化膜脱落现象,减重几乎呈水平直线。可以看出,随着热氧化温度升高,耐HCl 腐蚀性能逐渐提高,超过800 ℃后腐蚀性能又有所下降,即800 ℃热氧化试样腐蚀减重最少,可能原因是超过800 ℃热氧化时,所形成的氧化膜不够致密,导致耐蚀性出现下降,该结果与图3 中表面硬度随热氧化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致。因此,800 ℃是提高TA18 在36%~38%(质量分数)HCl 溶液中腐蚀性能的最佳热氧化温度。

2.5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

图5 是TA18 钛合金经不同温度热氧化后试样与原始试样磨损减重。可以看出,原始样磨损减重最多,而热氧化温度在500 ℃、800 ℃和850 ℃时试样磨损减重都降低,当热氧化温度在600~750 ℃时磨损减重更少,其中700 ℃热氧化试样减重最少,接近0。可能原因是随热氧化温度升高,一方面氧化膜增厚,另一方面氧化膜逐渐疏松,综合两方面的因素,700 ℃热氧化形成的氧化膜具有厚度和致密性最佳组合,从而获得最优耐磨性。

t5.jpg

3、结论

(1)500~850 ℃热氧化后TA18 钛合金基体组织不变,表面形成了主要由金红石型TiO2 组成的氧化层;热氧化温度超过800 ℃时,氧化膜中形成少量Al2O3

(2)在500~800 ℃之间,随着热氧化温度升高,试样表面硬度逐渐提高;超过800 ℃后,随着热氧化温度升高表面硬度降低。

(3)热氧化能提高TA18 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,800 ℃是提高TA18 钛合金在36%~38% HCl 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最佳热氧化温度。

(4)热氧化法可改善TA18 钛合金磨损性能,700 ℃是改善TA18 钛合金磨损性能的最佳热氧化温度。

参 考 文 献

[1]《中国航空材料手册》编辑委员会. 中国航空材料手册( 第4 卷)[M]. 北京: 中国标准出版社, 2002:104.

China Aeronautical Materials Handbook Editorial Board. Chinaaeronautical materials handbook(Vol4)[M]. Beijing: Standards Press ofChina, 2002: 104

[2] BLOYCE A, MORTON P H, BELL T. Surface engineering of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[J]. Metals Handbook, 1994, 5: 835.

[3] ZHANG M M, LI Y F, WANG F H. Studies on different oxidation behaviors of TiAlN on titanium alloy and stainless steel underthermal cycling[J]. Corrosion Science, 2021, 192: 109865.

[4] 曾尚武, 江海涛, 赵爱民. TC4 钛合金高温氧化行为[J].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 2015, 44(11): 2812–2816.

ZENG Shangwu, JIANG Haitao, ZHAO Aimin.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C4 alloy[J].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, 2015, 44(11): 2812–2816.

[5] ANIOLEK K, KUPKA M, BARYLSKI A, et al.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oxide layers obtained on titanium in the thermal oxidation process[J]. Applied Surface Science, 2015, 357: 1419–1426.

[6] PRANDO D. Chemical oxidation as repairing technique to restore corrosion resistance on damaged anodized titanium[J].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, 2019, 364: 225–230.

[7] KIM M. Controlled contribution of Ni and Cr cations to stainless steel 304 electrode: Effect of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n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[J].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, 2020, 117: 106770.

[8] CHEN X W.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oS2–modified titanium alloy micro-arc oxidation coating[J].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, 2022, 433: 128127.

[9] 雒设计, 李丹, 李宁. 钛及钛合金热氧化行为的研究现状[J]. 热加工工艺, 2021, 50(10): 17–21.

LUO Sheji, LI Dan, LI Ning. Research status of therm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[J]. Hot Working Technology,2021, 50(10): 17–21.

[10] 王燕, 倪静, 刘澄, 等. 热氧化对TA2 耐磨和耐蚀性能的影响[J].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 2010, 39(S1): 434–437.

WANG Yan, NI Jing, LIU Cheng, et al. Effect of thermal oxidation on the wear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TA2[J].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, 2010, 39(S1): 434–437.

[11] MAHBUB M R. Enhancing cell adhesion and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titanium alloy by surface and sub-surface engineering using WEDM[J].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, 2022, 429: 127929.

通讯作者:胡静,教授,博士,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热处理、金属材料表面改性、金属材料组织性能分析等。

无相关信息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917 - 3388692
扫一扫

bjliti.cn
利泰金属手机网

返回顶部

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