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P-AES法测定Ti175高温钛合金中9种元素的关键技术优化与性能评价:分析谱线干扰规避、激发功率-雾化气流量协同调控及双匹配策略(基体+合金)对测定准确性的提升作用

发布时间: 2025-10-21 07:01:15    浏览次数:

高温钛合金具有高热强性、耐腐蚀性、抗氧化性及良好塑性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 [1-4]。Ti175 合金是国内新研制的 α+β 型高温钛合金,目前处于科研试制阶段,其主要合金元素包括 Al、Mo、Zr、Sn、W,关键杂质元素为 Si、Fe、Ni、Re。其中,β 稳定元素 Mo、Zr、W 及 Si 可提升合金高温蠕变性能,Re 直接影响材料强度与耐热性 [5],因此准确测定 Ti175 合金中这 9 种元素的含量,对推动该新型钛合金牌号的研发与工程化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。

ICP-AES 法因具有多元素同时测定、灵敏度高、分析速度快等优势,是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检测的重要手段 [6-9]。现有标准 YS/T 1262-2018 [10] 虽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,但无法满足 Ti175 高温钛合金中 9 种元素(尤其是低含量杂质元素 Re、Ni)的同步准确测定需求。为此,本研究针对 ICP-AES 法测定 Ti175 合金中 Al、Mo、Zr、Sn、W、Si、Fe、Ni、Re 展开系统探究,优化激发功率、雾化气流量等关键仪器参数,考察分析谱线干扰规律,通过基体 - 合金双匹配消除干扰,最终建立精准、可靠的分析方法,并通过精密度与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有效性。

1、实验部分

1.1 主要仪器

iCAP PRO XP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(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);

Milli-Q 型超纯水机(美国 Millipore 公司)。

1.2 试剂与材料

HCl、HF、HNO₃:分析纯,洛阳昊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

纯钛(w (Ti)≥99.998%):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;

Al、Mo、Zr、Sn、W、Si、Fe、Ni、Re 标准贮存溶液(1.00 mg・mL⁻¹):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,根据实验需求稀释使用;

实验用水:二级水(符合 GB/T 6682-2008 要求)。

1.3 仪器工作条件

结合仪器说明书推荐参数与实验优化结果,确定最佳工作参数如表 1 所示,确保仪器处于最优检测状态。

表 1 最佳工作参数

Tab.1 Optimum operating parameters

工作参数设定值工作参数设定值
激发功率 /W1150蠕动泵速 /(r・min⁻¹)45
雾化气流量 /(L・min⁻¹)0.65观测高度 /mm10
等离子气流量 /(L・min⁻¹)12.5积分次数 / 次10
辅助气流量 /(L・min⁻¹)0.5--

1.4 样品溶液的制备

称取 0.10g(精确至 0.0001g)Ti175 合金样品,置于 250mL 聚四氟乙烯烧杯中,依次加入 10mL HCl(1:1,体积比)、2mL HF,常温下搅拌溶解;待样品完全溶解后,滴加 1mL HNO₃氧化残余杂质,冷却后转移至 100mL 塑料容量瓶中,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,摇匀待测。

1.5 标准溶液配制

1.5.1 合金元素工作曲线配制

称取 6 份 0.08g 纯钛基体,分别置于 250mL 聚四氟乙烯烧杯中,按 1.4 节方法溶解处理后,转移至 100mL 塑料容量瓶中;按表 2 所示浓度梯度加入 Al、Mo、Zr、Sn、W 标准溶液,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,摇匀,得到合金元素标准系列溶液。

表 2 合金元素工作曲线中各元素浓度(%)

Tab.2 Contents of the elements in the calculation curve for alloy element determination (%)

溶液编号AlMoZrSnW
100000
21.005.004.500.501.00
32.004.003.503.000.10
44.003.002.501.501.50
56.002.001.502.000.50
68.001.001.001.002.00

1.5.2 杂质元素工作曲线配制

称取 6 份 0.08g 纯钛基体,分别置于 250mL 聚四氟乙烯烧杯中,按 1.4 节方法溶解处理后,转移至 100mL 塑料容量瓶中;先加入与 Ti175 合金实际成分匹配的 Al(6.5%)、Sn(2%)、Zr(3.5%)、Mo(4.0%)、W(1.2%)合金元素标准溶液,再按表 3 所示浓度梯度加入 Si、Fe、Ni、Re 杂质元素标准溶液,用二级水稀释至刻度,摇匀,得到杂质元素标准系列溶液。

表 3 杂质元素工作曲线中各元素浓度(%)

Tab.3 Contents of the elements in the calculation curve for impurity element determination (%)

溶液编号FeNiReSi
10000
20.0020.0010.0010.050
30.0050.0020.0020.100
40.0080.0050.0030.150
50.0100.0080.0050.200
60.0200.0100.0080.300

2、结果与讨论

2.1 分析谱线选择

根据 Ti175 合金中各元素含量(合金元素高含量、杂质元素低含量),配制基体溶液与单一元素标准溶液,通过光谱仪考察各元素谱线受钛基体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。遵循 “灵敏度适中、干扰程度小、信噪比高” 原则,筛选分析谱线,结果如表 4 所示。

表 4 钛合金中各元素波长干扰情况

Tab.4 Spectral line interference of the elements in titanium alloy

元素波长 /nm干扰元素波长 /nm干扰元素波长 /nm干扰元素
Al396.153Mo308.215Zr394.401/
Fe238.204/239.562/259.939/
Mo202.031/202.095/204.598/
Ni231.604/221.648Zr232.003Cr、Zr
Re197.248W221.427Mo227.525/
Si251.611/212.412Zr288.158Zr
Sn189.927/283.998Cr242.170Zr
W207.912/224.876/239.708Zr
Zr257.243W339.198/343.823/

由表 4 可知,多数元素谱线受钛基体或共存元素干扰(如 Al 396.153nm 受 Mo 干扰、Ni 221.648nm 受 Zr 干扰)。通过调整谱线积分区域、背景点位置,并结合基体 - 合金匹配,最终确定各元素最佳分析谱线如表 5 所示,可有效消除干扰。

表 5 各元素最佳分析谱线

Tab.5 Best analytical spectral lines for each element

元素分析谱线 /nm元素分析谱线 /nm
Al394.401Si251.611
Mo202.032Ni231.604
Zr343.823Re227.525
Sn189.925Fe238.204
W207.912//

2.2 仪器分析参数优化

ICP-AES 的检测性能与激发功率、雾化气流量密切相关,直接影响分析物的挥发、原子化及激发 - 电离效率。本研究以杂质元素 Si、Fe、Ni、Re(含量低、对参数更敏感)为对象,优化关键仪器参数。

2.2.1 激发功率优化

设定积分次数为 2 次,激发功率在 900~1300W 范围内以 50W 递增,考察功率对元素发射强度及测定精密度(RSD)的影响,结果如图 1 所示。

未标题-1.jpg

由图 1 (a) 可知,随激发功率增大,元素发射强度逐渐升高(功率越高,等离子体能量越强,原子化效率越高);由图 1 (b) 可知,功率为 1150W 和 1200W 时,RSD 处于较低水平,但 1150W 时 RSD 略低(Fe、Re 的 RSD 分别降低 0.3%、0.5%),综合能耗与检测稳定性,选择激发功率为 1150W。

2.2.2 雾化气流量优化

设定激发功率为 1150W、积分次数为 2 次,雾化气流量在 0.50~0.75 L・min⁻¹ 范围内调整,考察其对元素强度及 RSD 的影响,结果如图 2 所示。

截图20251020195231.png

由图 2 (a) 可知,雾化气流量低于 0.65 L・min⁻¹ 时,元素强度随流量增大而升高(雾化效率提升);超过 0.65 L・min⁻¹ 后,强度下降(过量气体稀释等离子体,降低激发效率);由图 2 (b) 可知,流量为 0.65 L・min⁻¹ 时,各元素 RSD 最低(Si、Ni 的 RSD 分别为 1.2%、2.1%),故选择雾化气流量为 0.65 L・min⁻¹。

2.3 基体和合金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

2.3.1 基体效应与干扰实验

称取 0、0.10、0.50、1.00g 纯钛基体,按 1.4 节方法溶解后,分别加入 100μg Al、Mo、Zr、Sn、W、Si、Fe、Ni、Re 标准溶液,稀释至 100mL,测定各元素净发射强度,结果如表 6 所示。

表 6 不同基体量下各元素的强度值(cps)

Tab.6 Intensity values of each element under different matrix quantities (cps)

元素无基体0.10g 基体0.50g 基体1.00g 基体
Al329451.232158.131304.730456.3
Fe35338.233591.231330.829551.0
Mo16987.416510.216063.815894.1
Ni13634.413448.013137.012856.0
Re1256.41187.41154.21123.7
Si12314.812056.111896.811621.3
Sn446.9401.8377.7284.5
W5012.34786.44633.84546.3
Zr82569.481876.580950.679456.2

由表 6 可知,随钛基体含量增加,各元素强度值显著降低(如 Al 无基体时强度 329451.2 cps,1.00g 基体时降至 30456.3 cps),表明钛基体对测定存在明显抑制效应,必须通过基体匹配消除干扰。

2.3.2 合金效应与干扰实验

参照 Ti175 合金实际成分,用纯钛基体与合金元素标准溶液模拟合成样品,加入 2 倍于杂质元素测定下限的标准溶液,分别采用 “仅基体匹配” 和 “基体 + 合金匹配” 工作曲线测定,计算回收率,结果如表 7 所示。

表 7 合成样品 Ti175 中杂质元素测定结果及回收率

Tab.7 Determination results and recovery rate of impurity elements in synthetic sample Ti175

元素加入量 /μg对应质量分数 /%仅基体匹配
基体 + 合金匹配



测得值 /%回收率 /%测得值 /%回收率 /%
Si10.00.0100.0091091.00.0098098.0
Fe10.00.0100.0067567.50.01122112.2
Ni2.00.0020.00200100.20.00206102.9
Re2.00.0020.0014070.00.00214107.0

由表 7 可知,仅基体匹配时,Fe、Re 回收率偏离 90%~105%(Fe 67.5%、Re 70.0%);而基体 + 合金匹配时,所有杂质元素回收率均在 98%~113% 范围内,表明合金成分对低含量杂质元素测定存在干扰,需通过双匹配消除。

2.4 工作曲线、相关系数及检出限

在优化条件下测定标准系列溶液,建立工作曲线;对空白溶液连续测定 11 次,计算标准偏差(SD),以 3 倍 SD 为检出限,结果如表 8 所示。

表 8 工作曲线的测定范围、线性方程、相关系数及检出限

Tab.8 Measurement range, linear equation,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detection limit of working curve

元素测定范围 /%线性方程相关系数 r检出限 /%
Al1.00~8.00y=4490.319x+65.3700.99980.0005
Mo1.00~5.00y=1436.361x+3.2700.99970.0031
Zr1.00~4.50y=8449.289x+154.2180.99980.0022
Sn0.50~3.00y=364.026x-11.3430.99920.0098
W0.10~2.00y=498.847x-1.7820.99990.0023
Si0.05~0.30y=745.831x+365.8330.99990.0030
Fe0.002~0.020y=4025.974x+63.8920.99980.0011
Ni0.001~0.010y=1398.571x+6.3250.99970.0006
Re0.001~0.008y=24563.098x+5.3070.99980.0010

由表 8 可知,各元素线性相关系数 r≥0.9992,检出限为 0.0005%~0.0098%(Al 检出限最低,Sn 检出限最高),满足 Ti175 合金中高含量合金元素与低含量杂质元素的测定需求。

2.5 精密度实验及加标回收实验

称取 Ti175 合金样品平行测定 7 次,进行精密度实验;同时加入一定量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,结果如表 9 所示。

表 9 精密度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(n=7)

Tab.9 Results of precision test and spiked recovery test (n=7)

元素认定值 /%加标量 /%测定值 /%(n=7)平均值 /%回收率 /%RSD /%
Al6.6361.007.636,7.647,7.629,7.637,7.642,7.625,7.6417.637100.10.10
Mo4.0341.005.034,5.032,5.043,5.033,5.044,5.025,5.0275.03199.90.16
Zr3.5510.504.037,4.044,4.035,4.042,4.050,4.042,4.0394.04298.20.13
Sn2.0060.502.511,2.503,2.497,2.506,2.511,2.508,2.5152.505100.00.30
W1.1970.501.712,1.697,1.708,1.705,1.714,1.693,1.7031.705102.00.45
Si0.2170.100.313,0.317,0.321,0.314,0.308,0.306,0.3120.31397.01.78
Fe0.01140.010.0215,0.0220,0.0205,0.0213,0.0218,0.0215,0.02070.021199.02.63
Ni0.001290.010.0118,0.0111,0.0121,0.0113,0.0109,0.0106,0.01160.0113100.14.69
Re/0.0050.0048,0.0054,0.0046,0.0049,0.0049,0.0053,0.00440.004998.06.94

由表 9 可知,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 97.0%~102.0%,RSD≤6.94%(Re 的 RSD 最高,因含量极低),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、准确度高,可用于 Ti175 合金的实际检测。

3、结论

建立了 HCl-HF-HNO₃混合酸溶解试样、ICP-AES 法测定 Ti175 高温钛合金中 Al、Mo、Zr、Sn、W、Si、Fe、Ni、Re 9 种元素的分析方法,通过筛选最佳分析谱线(如 Al 394.401nm、Re 227.525nm),优化仪器参数(激发功率 1150W、雾化气流量 0.65 L・min⁻¹),有效提升检测灵敏度与稳定性。

钛基体与合金成分对测定存在显著干扰,采用 “基体 + 合金双匹配” 可彻底消除干扰,确保低含量杂质元素(如 Re、Ni)的准确测定。

方法线性关系良好(r≥0.999),检出限低(0.0005%~0.0098%),精密度优异(RSD≤6.94%),加标回收率可靠(97.0%~102.0%),完全满足 Ti175 高温钛合金中 9 种元素的精准测定需求,为该新型合金的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。

参考文献

[1] 文豪,冯军宁。国内高温钛合金板材研究现状 [J]. 世界有色金属,2023,(9): 130-133.

[2] 王冰,相志磊,周宗熠,等。耐 600℃及以上高温钛合金研究进展 [J]. 钢铁钒钛,2024, 44 (2): 42-50.

[3] 朱培亮,辛社伟,毛小南,等。高温钛合金的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[J]. 钛工业进展,2023, 40 (1): 42-48.

[4] 王凯婷。高温钛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[J]. 世界有色金属,2021, (14): 21-22.

[5] 严鹏飞,臧旭,宋体杰,等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Ti65 高温合金中 16 种元素 [J]. 分析测试学报,2024, 43 (9): 1348-1355.

[6] 罗策,李剑,黄永红,等. ICP-OES 法测定 Ti80 钛合金中铝铌锆钼铁硅 [J]. 化学工程师,2015, 29 (10): 21-23.

[7] 杜永勤,王建平,王书华,等。新型 Ti-6Al-3Nb-2Zr-1Mo (Ti80) 合金焊接工艺研究 [J]. 石油化工设备,2015, 44 (2): 67-73.

[8] 孙肖媛,张卫强,曾海梅,等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Ti-Al-Mo 系钛合金中的铝和钼 [J]. 理化检测 (化学分册), 2018, 54 (12): 1456-1458.

[9] 刘婷,黄永红,白焕焕. ICP-AES 法同时测定钛合金中钽、铌、钨元素含量 [J]. 钛工业进展,2013, 30 (6): 38-41.

[10] 罗策,刘婷,白焕焕,等. YS/T 1262-2018《海绵钛、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》应用解析 [J]. 中国标准化,2021,(11): 184-188.

(注,原文标题:ICP-AES法测定Ti175高温钛合金中9种元素方法探究)

无相关信息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917 - 3388692
扫一扫

bjliti.cn
利泰金属手机网

返回顶部

↑